离散分区操作模式
前文描述的是第一种操作模式:从大型系统中切割出从属子系统。初学者通常从此模式入手,但随着经验积累,您将需要第二种操作模式。
第二种模式要求建立从属子系统库。这些经过充分验证的稳定系统(如柱塞泵、喷油器等)可作为模块化组件。构建主系统时,只需通过从属模块调用库中的子系统。
建议将相关从属系统分类存储在专用文件夹中:

从属系统需在主系统中进行测试验证。当积累足够优质的子系统库后,可直接构建包含库组件的主系统。
注意:
-
理想情况下,库文件夹不应与主系统所在目录相同
-
从属系统应以净化状态保存
从属子系统选择原则
微型子系统(如液压油箱)的划分会适得其反——可能导致计算时间增加而非减少。首个示例中的子系统规模就明显过小。
理想情况下各从属系统的状态变量数量应相近,但实际存在灵活性。最关键的是主从系统CPU负载需均衡。若某从属系统占满单核计算资源仍延迟,整个系统将被迫等待。
从属系统数量取决于硬件配置:单核环境下总耗时≥主从系统CPU时间之和;支持超线程/多核处理器时则可能大幅缩短。因此:
- 单个从属系统状态变量建议不少于10个
- 离散分区默认支持多核处理器优化
液压离散分区必须使用离散液压管路。关键参数是压力波穿越管道及单元的时间(单元长度=管长/离散单元数)。取声速1000m/s时,单元长度与时间关系如图:

图4-1. 单元长度与时间关系
1mm单元对应1µs,1m单元对应1ms。主从系统数据交换频率由此决定,每次交换都会导致积分器重启。建议:
- 优先选用长管路作为主从系统分界
- 减少节点数可提升计算速度
- 增加节点数可覆盖更多频率模态(视需求权衡)
译文质量与官方无关,仅做辅助学习使用,帮助大家更方便高效的掌握工具.文档网址:www.tech-doc.cn;公众号:Amesim学习与应用、译匠工厂